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对血糖的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糖友们一整天的饮食、作息、药物治疗、运动等日常活动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说起测血糖,两个时间段的血糖即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是重中之重,对于血糖很不稳定的糖友,8个时间段的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的血糖、凌晨3点的血糖都重要。但是,要更好地反应糖友的血糖控制是否到位,还有一项检测也有必要做,那就是“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得警醒的是,只有30%左右的糖尿病人会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
每一个红细胞内都有血红蛋白,而红细胞的寿命最长为120天,平均6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比例,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平均水平,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是否良好。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一般在4%~6%。有的人十分追求“低数值”,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越低就是控制得越好,或检测结果与正常范围略有偏差,就认为血糖出了问题。其实糖尿病的控制因人而异。对普通成年人来说,小于7%是比较合理的。
如果患者是孕妇,或有严重低血糖病史,或年龄较大、已经有多年病史且出现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等,多种药物及胰岛素超剂量治疗仍难以达到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当糖化血红蛋白>9%时,说明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糖化血红蛋白多久查一次: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治疗初期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每6个月检测1次。如果做不到3个月检查一次,那么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对于没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群,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应该考虑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尤其是合并超重/肥胖。如果年龄小于45岁但超重,同时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也应该考虑进行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怎么控制:
1、饮食要健康
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首先要控制好热量,要吃一些热量低而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膳食纤维、优质蛋白和适量的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深加工的食品要少吃。
2、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能帮助血糖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没得糖尿病的人,坚持锻炼身体能预防糖尿病,对于已经得了糖尿病的血糖比较平稳的糖友,运动也对减重和血糖控制有好处。(血糖波动太大的糖友需咨询医生再进行运动)
3、定期体检
糖友们每隔2-3个月需要监测一下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自己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要定期测,每日血糖也要定期测,双管齐下才能控制好血糖。